和利时展出中国人自己的大型PLC-PLC技术网(www.plcjs.com)-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和利时展出中国人自己的大型PLC

 (点击题目可以 在互联 网中搜索该题 目的相关内容)
日期:2006-11-18 0:33:18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作者: 点击:
点击【 大  中  小 】,可以选择字体的大小,以便你阅读.
11月1日,上海工博会与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联袂出展,国内外著名自动化品牌云集,共同参加了这次工控行业盛会。来自国内自动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和利时公司在自己的展台上举办了新产品现场发布会,向现场在座的业内专家、国内各主要自动化业内媒体等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新产品——LK大型PLC,国内首款国产大型PLC。
  现场发布会上,和利时公司总裁王常力博士担当了此次活动的演讲。这位15年前和利时国产DCS系统HS-DCS-1000的设计者,如今又站在了离散控制技术的最前沿,率领和利时的开发团队,完成了LK大型PLC的架构和系统设计。
  和利时PLC业务在否定中毅然前进
  在主持人宣布此次活动之后,王常力博士隆重地向在座的新、老朋友介绍了LK大型PLC。他首先谈到了中国DCS业务的发展,王常力博士说:“15年前,我和我的团队在研制DCS时,几乎没有人相信我们会成功。而今天,和利时、浙大中控、上海新华及其他兄弟单位在中国DCS这块沃土上培养出了几朵小花,而且还很鲜艳”。如今发展国产控制系统的环境已得到改善,王常力博士当年的愿望得以实现,和利时公司不仅在电力、石化、市政等传统DCS业务上得到了大力发展,在性能、安全要求级别更高的核电、轨道交通等领域,和利时公司面对国外同行时,是他们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众所周之,在自动化控制领域DCS、PLC、IPC是公认的三大产品。国内企业在PLC市场中依然无法取得突破,大型PLC更是没有产品,面对这种现状,王常力博士说:“和利时公司首先在2002年底开始了小型PLC产品的研发,在2004年5月推出LEC G3小型PLC。在PLC事业部的推动下,有几百家客户先后使用上了LEC G3,应用效果非常好。通过小型PLC取得的成果,我们对PLC市场、对各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05年,我们毅然决定开发大型PLC”。
  
  “在这个产品开发的时候我的压力很大,因为很多朋友告诉我,说PLC市场、PLC产品不是这么容易,为什么曾经那么多的企业都在做PLC,如今中国市场却没有他们的身影?”王常力博士道出了在当时环境下的心里话。但作为中国自动化行业中顶级企业的创始人,他目光中更多感受到的是专家、同行、用户、领导的期望:希望国内能有企业担当起这样的任务,不仅要把大型PLC做出来,而且要真正推向市场。然而更多的怀疑声开始袭来:“你能把大型PLC做出来,我们不怀疑;是不是能把这个产品做得跟国外产品一样好,我们打一个问号”。
  
  一路走来,一路的质疑声,王常力博士带领的和利时团队没有被质疑声给淹没,而是在2005年启动大型PLC的研发,短短16月过后一次研发成功。 
   
   LK大型PLC的高性能源于吸收,更源自创新
  在谈到LK大型PLC技术性能时,王常力博士表示:“目前的中国市场已被国外品牌占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样板,可借鉴的平台。吸收先进技术,又加入了我们过去取得的经验,包括我们开发DCS的经验,应该说,在国际目前的PLC产品里,LK大型PLC在技术、质量、在方方面面上并不落后,这一点我本人可以说是很有信心的”。
  
  王常力博士介绍到,“我们吸收主流产品性能指标的上限作为LK的技术指标,采用尺寸的下限作为LK的设计目标”。换句话说,LK大型PLC将集成“现有PLC主流技术,又具有小巧体积”的高性能产品。王常力博士对开发LK大型PLC的技术创新做了介绍。
   
  首先,在运算速度上有重大改变。LK大型PLC采用高性能控制器,其运算速度超过同类国外产品,单条指令执行时间仅为13ns。另外,针对LK大型PLC,和利时开发了一条高速背板总线,改变了以前CPU本体速度运行快,而与IO模块数据交换慢的状况。这项技术的应用,使背板总线访问速度几乎可以与CPU访问内存速度相同。LK大型PLC的超高速不仅体现在CPU模块执行速度快,在整体的运行速度中也将得以体现。
  
  其次,在结构设计上进行创新。一,和利时公司总结十五年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经验,对LK大型PLC的设计结构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即模块与端子上下分开。模块可直接带电进行热插拔的同时,无须更改已在端子上配接的线缆,这样即可方便系统维护,又避免了重复工作,从而大大节省了接线时间。二,背板总线的绝缘化设计,使电气安全性能大大提高。这看似跟产品性能无关的结构改变,却是一次不小的技术“变革”,改变了以往PLC产品的架构,同时大大提升了PLC系统的安全性能。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1 2  

上一篇: 凯迪恩推出可控硅调压模块
下一: Controllogix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