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题目可以 在互联 网中搜索该题 目的相关内容) 日期:2006-3-16 22:39:40 来源: 作者: 点击: | |
|
在合金钢连铸生产中,配水是一个确保生产顺行和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手动配水方式已不适应生产工艺要求,尤其是不能满足产品质量的需要。 莱芜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厂(简称莱钢特钢厂)自行设计的合金钢连铸自动配水系统投入运行后,正常稳定,保证了连铸生产的顺行和良好的钢坯质量。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维护量小,配水模型设计合理,完全满足不同钢种的工艺要求。 1 系统控制原理 该配水系统分为结晶器段和二冷段,二冷段又分为7段(即:足辊段、Ⅰ区宽面、Ⅰ区窄面、Ⅱ区宽面、Ⅱ区窄面、Ⅲ区宽面 、Ⅲ区窄面)。系统根据配水模型对各段的水量分别进行控制。 1.1 配水模型 连铸的配水与多种现场工艺因素相关。选择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钢坯的拉速和钢种作为控制配水的主要条件。 各段的配水量与拉速之间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对应关系: Q =AV +B (1) 式中Q ——某段的配水量; V ——钢坯的拉速; A,B ——配水系数。 由公式(1)可以看出,某段的配水量和钢坯的拉速成线性关系,当拉速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配水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另外,不同的钢种,所要求的配水量也不相同。根据这些编制配水表,即对应不同的钢种,拉速和配水段制成一个表格,其中系数A、B 根据比水量计算得出。 以轴承钢为例,配水模型见表1。系统根据模型进行配水量的计算。 1.2 控制方式 系统控制采用自动配水、流量设定和阀位设定3种方式。 自动配水:由PLC将各种参数经过模型计算,控制输出相应的配水量,实现自动配水,该方式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反应迅速。 流量设定:通过上位机设定某段配水量进行控制。这种方式主要是在水表的设定有偏差时,通过人工设定流量,而后进行配水模型的修正。 阀位设定:通过上位机直接设定阀位。该方式主要应用在生产中的特殊情况下,例如:需要紧急调整或在生产前检查给水量情况。 以上3种方式互相补充,灵活采用,可以很好地满足连铸配水要求。 1.3 自动控制原理 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见图1。 图1 自动控制原理 首先,通过上位机选择好钢种,下传到PLC中,由PLC选择相应的配水模型;PLC接受现场的拉速信号,经过配水模型计算,得出实际需要的配水量;同时与现场实际的配水量进行比较,经PID计算,得出控制阀位值,控制调节阀的开度,调节水量达到设定值;随着拉速的变化,反复循环该过程,实现自动配水控制。 2 系统组成 2.1 基本结构 系统主要由4部分组成:现场一次仪表,PLC控制机构,执行机构和上位机。系统结构见图2。 图2 系统结构 根据工艺和控制要求,需要对各项工艺参数进行检测采集,作为系统控制的依据。检测包括:钢坯拉速、各段水量、温度、压力、阀位等。这些采集和对水量的调节主要由一次仪表来完成。 PLC控制机构作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功能由PLC控制器来完成。PLC负责收集各种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和转换,给上位机提供数据并接受上位机的操作指令,将控制信号输出给执行机构等,模板的配置见图2。其中每流的I/O点配置为:模拟量输入47点,模拟量输出15点,数字量输入16点,数字量输出16点。 上位机完成画面监控,监控功能由工控机带显示器和打印机来实现。 执行机构接收PLC的控制信号,由调节阀和切断阀完成对水量的控制。其中调节阀选用的是电子式直行程电动调节阀,控制精度高;切断阀选用的是24V双电控气动O型切断阀,动作时间不到2s。 2.2 应用程序 系统所用的是施耐德PLC配套的编程软件,分别是PLC编程软件CONCEPET2.5和上位机组态软件MP7。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 2
|
|
| 上一篇: PLC及特殊功能模块在玻璃熔窑自控中的应用 下一篇: 陶瓷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


